20世紀40年代,蘇格蘭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提出了偉人理論,該理論認為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所塑造的。在當代,這一理論仍具相關性,例如史蒂夫·喬布斯、埃隆·馬斯克和杰夫·貝索斯等人物對行業乃至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影響。
盡管這一理論因過度簡化復雜過程而受到批評,但個體影響力的概念依然強大——即便在設計為Decentralization的系統中也是如此。在加密領域,我們常常見證到個別行為者通過運用所謂的Decentralization治理杠桿,施加不成比例的權力。
歷史上,有影響力的人物總能找到方法讓公司屈從于他們的意志。20世紀80年代見證了杠桿收購(LBOs)的興起,像KKR(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這樣的公司利用債務收購并重組企業,往往能獲得巨額利潤。這一時期的企業掠奪者展示了集中金融力量如何重塑整個行業。
今日,加密領域正上演著類似的動態。不同于傳統企業,我們目睹了“巨鯨”——持有大量Tokens的個人或實體——對Decentralization自治組織(DAO)的影響力。這些旨在無中心化控制的數字實體,易受主要利益相關者巨大影響力的左右。
近期CompoundFinance發生的一起事件體現了這一現象。一群自稱Goldenboys或Humpy的投資者在X平臺上,通過利用大量持倉(或從其他Tokens持有者處爭取支持),成功推動了協議治理結構的重大變革,迫使DAO將30%的收益分配給COMPTokens持有者。
發生了什么?
復合提案#247
https://compound.finance/governance/proposals/247
2024年初,Goldenboys團隊提出了第247號Compound提案,該提案建議大膽地將92,000個COMPTokens(占國庫非生息資產的5%)投資于團隊的goldCOMPDeFi金庫中,為期一年。該計劃旨在產生收益的策略簡潔明了:
決議與后果
經過私下協商,CompoundDAO與Humpy(又名Goldenboys)達成了一致。提案#289于7月30日被取消,并由新質押產品提案所取代。
“質押Compound產品”
https://www.comp.xyz/t/alphagrowth-stake-compound-product/5478
這一妥協方案將當前及新增市場儲備的30%分配給質押COMP的持有者。
用0xMaki的話來說,這并非Humpy的首次亮相。此事件讓人回想起2022年12月與Balancer發生的類似情況,當時Humpy的行動促成了與DAO的和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這場風波的詳情,有篇Rekt文章是個不錯的資源。
2022
https://messari.io/report/governor-note-the-vebal-wars
rekt
https://rekt.news/the-humpy-dance/
DeFi社區對此次事件反應不一。Aave的MarcZeller提到,他們的社區守護者本可以否決該提案。Curve的MichaelEgorov則談及Curve如何實施時間衰減機制,以降低最后時刻操縱的可能性。貶低他人固然容易。但事實是,無論是Aave、Curve還是其他任何DeFi協議,都無法完全避免治理攻擊或操縱行為。
這一決議至關重要,因為除了現有的683KTokens外,再加上額外的499KTokens,Goldenboys將掌控超過110萬枚COMP治理Tokens。當前最大的委托方a16z持有26萬票。若提案得以實施,Goldenboys將控制流通供應量中超12%的份額。根據迄今為止的趨勢,提案投票中往往不足100萬Tokens參與,Goldenboys有可能實質上劫持Compound的治理權。在此情況下,他們幾乎能掌控協議的所有方面,如利率、抵押要求以及哪些資產有資格作為抵押品。任何一方擁有如此控制力都可能對協議造成損害。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攻擊者與更廣泛的Tokens持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明天,可能就不再如此了。
十字軍還是暴君?
鑒于像Humpy這樣的單一行為體就能迫使重大變革,Compound的治理在實踐中究竟有多Decentralization?這揭示了其他DeFi協議Decentralization狀態的哪些方面?協議如何在防止治理攻擊的同時,不集中權力或減少開放參與的益處?這里的問題多于答案。
判斷攻擊DAO的人是否需要你在結果和行為之間做出選擇。這里的結果是,四年后,由于Humpy的貢獻,COMPTokens將開始積累價值。他們利用現有的治理機制促成了變革。這不正是Decentralization治理設計的初衷嗎?
有一派觀點認為這是一種治理攻擊。然而,Humpy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呢?一個明顯的反應是源于DeFi中的選民冷漠,這使得治理攻擊變得更容易執行。選民冷漠并非DeFi獨有,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使在發達的傳統股票市場中,也只有29.6%的散戶和約80%的機構股份參與投票。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股份都擁有投票權,因此實際參與率可能更低。
但為何我們假設人們應該想要投票呢?普通民眾從大多數治理提案中得不到任何實際利益。相反,這些投票活動需要投入時間、精力,有時還需支付燃氣費。
DeFi協議設有治理委托機制,允許Tokens持有者轉移投票權。盡管存在委托機制,投票參與率卻往往低于10%。
創始治理
讓我們面對現實:Compound并非某天醒來心血來潮,決定將30%的收入與Tokens持有者分享。監管環境也不會在三天內發生劇變。是Humpy,我們這個時代的公司掠奪者,迫使其不得不采取行動。這種情況不僅僅關乎Compound——這是我們在DeFi領域普遍看到的模式。Uniswap等公司也面臨類似壓力。
創始人面臨的首個問題是:你真的需要Decentralization嗎?為何要放棄控制權?Pump.fun自2024年3月以來已累積8000萬美元的收入,且未發行Tokens。COMPTokens歷經四年及一些強力推動才實現其本應從一開始就達成的目標。Tokens問世多年后,Uniswap的手續費開關仍無法啟用,因部分最大Tokens持有者代表不愿開啟。
當前,對Tokens的渴望反而催生了Decentralization的需求,這本末倒置。我明白Tokens是一種融資工具,能縮短投資者的運營資本周期。周期越短,意味著更多創意能獲得資金支持。或許可以設立不同類別的Tokens,其中一些擁有投票權,正如公開股票的股份一樣。
隨著DeFi的成熟,它必須應對這些治理挑戰。純粹的Decentralization理想或許難以捉摸,但通過借鑒Compound案例等事件,治理模式可以得到改進。
最終,目標應是創建能夠抵御操縱、響應真實社區需求且無需危機即可演進的系統。這一目標要求在個體能動性、集體決策和自動化治理機制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
對于創始人而言,信息很明確:治理并非事后考慮,而是協議設計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需要與項目技術層面同等程度的創新和細致考量。
隨著這場戲劇性事件的展開,我禁不住感到既擔憂又興奮。擔憂的是它揭示了我們所謂“Decentralization”系統的脆弱性,興奮的是它表明協議并非總是最終決定者。社區確實能夠真正掌握權力。
對于那些在治理設計中苦苦掙扎的創始人,我要說:你們不僅僅是在構建一個協議;你們正在創造一個有生命、有呼吸的生態系統。以下是我認為你們需要考慮的要點:
1.擁抱巨鯨,但別讓他們主導一切。大額Tokens持有者能推動創新,但也可能挾持你的協議。你能設計出讓小人物也能發聲的治理系統嗎?能否運用二次投票或時間鎖定Tokens來平衡影響力?
2.讓治理變得有趣,而非負擔。坦白說,多數Tokens持有者不參與投票,因為這既乏味又常讓人覺得無意義。何不將治理游戲化?或者為持續參與提供真實、有形的獎勵呢?
3.治理模型應如同協議的免疫系統——不斷適應。若有人如Humpy般來犯你的協議,必要時構建斷路器,設置訓練輪。DeFi治理的未來不在于創造完美不變的體系,而在于構建能抵御挑戰、愈戰愈強的適應性、韌性協議。
就我而言,與其過分糾結于Humpy是我們得到的惡人還是我們應得的英雄,顯而易見的是,只要存在Humpy這樣的人,他們就會試圖利用每一個治理漏洞。Decentralization治理的真正考驗并非缺乏有影響力的人物,而是系統應對這類攻擊的能力。
免責聲明:Humpty 接管了 Compound DAO文章轉發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