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m@IOSG
引言
在過去三年中,美國對Crypto的立場已發生顯著轉變——從早期以執法監管為主、相對不友好的態度,逐步轉向更具建設性、以規則制定為先的監管模式。這一政策轉向不僅是推動Crypto廣泛應用的重要動力,更是促進行業下一階段增長的關鍵催化劑。
CLARITY法案
CLARITY法案通過確立Blockchain系統是否獲得SEC認證為“成熟系統”的核心標準,明確劃分數字資產應歸類為“數字商品”(CFTC管轄)或證券(SEC管轄)。若系統被認證為成熟,其原生Tokens可作為數字商品在CFTC監管下交易;其他鏈上資產則維持原有屬性。
何為“成熟系統”?
該法案明確規定了七項“成熟性”認定標準:
系統價值:市值由實際采用/使用驅動,價值機制基本完備
功能完備:交易、服務、共識機制及節點/驗證器操作均處于實時運行狀態
開放與互操作性:系統開源,核心活動不存在單方面排他性限制
程序化系統:規則由透明代碼強制執行(無自由裁量操作)
系統治理:無單一主體/集團可單方面修改鏈上規則或控制≥20%投票權
公正性:無特殊特權(僅允許通過去中心化流程進行修復/維護/安全操作)
分布式所有權:發行方/關聯方/相關人士合計持有量<20%
下表概括了數字商品(CFTC管轄)與證券(SEC管轄)在實際監管中的核心區別。CLARITY法案框架基本延續現有監管分工,但為資產從SEC管轄向CFTC轉移提供了明確路徑——一旦底層鏈滿足上述成熟性標準,相關數字商品即可轉入CFTC監管體系。
GENIUS法案
2025年7月,美國正式頒布GENIUS法案——這是首部全面規范穩定幣的聯邦法律。
該法案將發行資格限定于受監管實體,并確立了審慎經營、行為規范、反*洗*錢及破產處置核心規則。其核心準入門檻為:“除許可支付穩定幣發行方外,任何主體不得在美國發行支付穩定幣。”
根據法案要求,發行方必須持有100%儲備資產,且僅限于以下三類:
美元或美聯儲銀行存款
93天以內短期美國國債
國債擔保的隔夜回購協議
根據第(7)(A)條“支付穩定幣活動限制”,許可發行方僅可開展以下業務:
發行支付穩定幣
贖回支付穩定幣
管理相關儲備資產(包括依法買賣、持有儲備資產或提供托管服務)
依法提供穩定幣、儲備資產或私鑰托管服務
開展直接支持上述活動的關聯業務
該嚴格清單具有明確監管意圖:通過隔離穩定幣業務與高風險活動,確保贖回安全性。法案特別規定"支付穩定幣儲備資產不得被質押、再抵押或重復使用"。這意味著銀行即使使用自身發行的Tokens計值資產,也不可將其計入貸款業務的儲備擔保范疇。
隨著GENIUS法案明確發行資格與儲備規則,多個行業開始從試點轉向規模化應用:
銀行業:雖面臨Tokens化現金的存款競爭,但銀行憑借其監管結構優勢成為天然發行方。最可能路徑是通過銀行子公司或嚴格監管的銀行-科技公司合作,從企業用例、白名單交易對手及保守流動性管理政策起步,以穩定幣收入替代潛在存款流失。
零售業:大型商戶將穩定幣視為降低卡費率、縮短結算周期的工具。早期實施將依賴許可發行方與閉環贖回系統,通過結算優惠而非付息方式推廣,并直接對接ERP與支付系統以提升資金周轉效率。
卡組織:Visa和萬事達在保留授權、反欺詐及爭議處理基礎設施的同時,將穩定幣納入新增結算通道。此舉實現周末與近實時結算,無需商戶前端改造,推動盈利模式向Tokens化、合規及爭議管理服務轉型。
金融科技:支付處理商與錢包平臺正推出基于銀行級KYC、制裁篩查與稅務申報的穩定幣賬戶、跨境支付及鏈上結算產品。競爭優勢將集中于隱藏鏈技術復雜性、提供可靠法幣通道、滿足企業采購與審計要求的操作控制系統。
隨著美國規則體系確立,全球多地正出現類似框架(如香港《穩定幣條例》),預計更多穩定幣法規將相繼出臺。
▲https://www.stlouisfed.org/
若該法案全面實施,美國將累計購入100萬枚BTC(約占2100萬枚總量上限的4.8%)。相較之下,目前最大Bitcoin持倉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持有62.9萬枚(占比約3%),該儲備規模將超越任何單一ETF持倉,甚至顯著超越bitcointreasuries.net統計的全行業ETF總持倉量(約163萬枚)。
通過將Bitcoin提升至戰略儲備資產地位,美國將賦予其前所未有的合法性。這一官方背書可能改變因監管不確定性而持觀望態度的機構投資者的立場。若美國率先推行,或引發其他國家效仿。所有這些效應將形成強大的Bitcoin價格驅動因素:五年持續購買創造實質性需求,配合二十年鎖定期造成的供應沖擊,很可能引領全球資本跟風配置。
▲bitcointreasuries.net
然而《BITCOIN法案》目前僅提交至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尚未進行審議或投票,其進展遠落后于已通過眾議院的《CLARITY法案》和已立法的《GENIUS法案》。現實層面看,該法案涉及美聯儲獨立性及預算政治核心問題:強制購買100萬枚BTC并鎖定20年,且通過美聯儲匯款和黃金重估值融資。法案目前主要獲共和黨支持,但涉及資產負債表級別的重大決策通常需兩黨共識才能在參議院通過。更關鍵的是,將美聯儲未來匯款定向用于Bitcoin購買,會減少本可用于降低借貸的財政收益,可能加劇預算赤字風險。
ETF
政策風向轉變的最明確信號,是SEC在拖延數年后對現貨加密ETF的批準。2024年1月,該機構歷史性地批準多只現貨BitcoinETP并立即啟動交易,推動Bitcoin在3月創歷史新高并吸引主流資金入場。至2024年7月,現貨EthereumETF在美國交易,主要發行商推出直接持有ETH的基金。
SEC對Bitcoin和Ethereum之外資產也展現開放態度:積極處理其他加密ETF申請,并與交易所合作制定通用上市標準以簡化未來審批流程。質押領域同樣出現積極進展——SEC近期明確“協議質押活動”不構成聯邦證券法下的證券發行。
美國預測市場發展
2024年10月初,聯邦上訴法院批準預測市場平臺Kalshi在選舉前上線,顯著提升市場參與度。CFTC隨后持續推進事件合約規則制定,并于2025年舉行圓桌會議,雖未設定時間表但可能出臺進一步指引或最終規則。
Polymarket通過旗下QCXLLC(現更名為PolymarketUS)獲得CFTC指定合約市場資格,并宣布收購QCEX交易所,表示“近期”將開放美國訪問權限。若整合與審批進展順利,且CFTC最終對政治合約持開放態度,Polymarket或有望參與2026年美國選舉預測市場。據報道,該平臺還探索發行專屬穩定幣以獲取平臺儲備金的國債收益,但目前用戶收益主要來自做市/流動性獎勵而非閑置資金的現實資產收益。
結論
美國政策是塑造市場結構和資本準入的主要杠桿,進而對Bitcoin價格產生決定性影響。SEC于2024年1月10日批準現貨ETF,打通了主流資金渠道,推動Bitcoin在2024年3月創下歷史新高;而特朗普在2024年11月勝選后帶來的友好政策環境,進一步推動價格在2025年7-8月刷新歷史峰值。未來走勢將取決于規則與基礎設施的規范化進程。
基準情景:政策持續落地。監管機構實施《GENIUS法案》,勞工部制定ERISA保障措施,SEC逐步批準ETF/質押機制。通過經紀窗口和注冊投資顧問(RIA)的準入渠道擴大,銀行與卡組織拓展穩定幣結算應用。
樂觀情景:參議院推動市場結構法案進展,“成熟Blockchain”認證首批落地且未遭重大異議,勞工部提供安全港制度。銀行大規模發行許可穩定幣,ETF產品菜單持續擴容。這將促使養老金/RIA加速配置,提升流動性深度,并使合規、真正去中心化的資產獲得估值重估。
悲觀情景:立法進程停滯——所有懸而未決的法案均未推進。SEC延遲或拒絕質押相關ETF修訂申請。銀行監管機構對《GENIUS法案》實施采取強硬態度,延緩大規模發行;主要記錄保管機構限制經紀窗口訪問權限。
無論何種情景,以下幾項硬指標將成為關鍵觀測信號:獲許可穩定幣發行方數量及結算量、首批成熟認證通過情況及SEC異議、ETF凈流入規模及開通經紀窗口的401(k)計劃占比、銀行/卡組織結算試點轉為正式運營的進展。這些指標將揭示美國加密市場究竟是在向受監管金融體系演進,還是再度陷入收縮。
免責聲明:政策轉折與市場變革:美國Crypto監管框架分析文章轉發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