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shita來源:Hazeflow 翻譯:善歐巴,金色財經
Ethereum在過去十年中的增長,由一個簡單的承諾所塑造:在不損害去中心化的情況下擴展網絡。根據其路線圖,答案是一個以Rollup為中心的未來——Layer2網絡(L2s或“Rollups”)在鏈下執行交易,以實現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吞吐量,同時仍從作為基礎層(Layer1)的Ethereum那里獲取核心安全保障。
幾乎所有主要的Rollup,如Arbitrum、Optimism、Base、zkSync和Scroll,都將自己宣傳為“由E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這個短語強大有力,是其營銷敘事的核心,但它符合現實嗎?一旦你仔細審視Rollup的實際工作方式以及資產流入的方式,這種說法就變得模糊不清。
本文將剖析口號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從橋接器(用戶資金所在地)開始,接著是排序器(誰來對交易進行排序),最后是治理機制(誰來制定規則)。Rollup橋接器的現實情況
“由E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的說法忽略了用戶與這些系統實際交互的方式。
要使用Rollup,無論是用于DeFi、支付還是應用,你的資產首先需要存在于其上。Ethereum沒有內置的直接移入或移出資產的方法;你不能簡單地將ETH“傳送”到Rollup中。這需要一個橋接器。橋接器是Ethereum和Rollup之間的入口和出口,它們定義了用戶實際體驗到的安全性。橋接器如何工作
存入
當你向Rollup存入ETH時,你將其發送到Ethereum上的一個橋接合約。該合約鎖定你的ETH,并告知Rollup在你的L2錢包中創建等量的Tokens。例如,如果你存入1ETH,橋接器會在Ethereum上安全地持有你的1ETH,而你的Rollup賬戶則顯示1ETH。由于Ethereum保管著鎖定的ETH,存入是信任最小化的。
取出
取出操作復雜之處。要退出,流程相反:
你在Rollup上銷毀(或鎖定)Tokens。
你向Ethereum橋接合約發送一條消息:“我在L2上銷毀了Tokens,請釋放我鎖定的ETH!
關鍵在于:Ethereum無法看到Rollup內部發生了什么。它對L2的計算是盲視的。
因此,Ethereum只會在橋接器提供取款合法的證明時,才會釋放你的資金。該證明可以是:
欺詐證明(OptimisticRollup):假設交易有效,除非在爭議期內受到挑戰。
有效性證明(ZKRollup):一種加密證明,預先表明所有交易都遵守了規則,因此Ethereum可以立即信任結果。
多簽或委員會:依賴受信任方進行證明。
橋接器定義了你訪問Rollup的方式。把它想象成房子的一扇窗戶。即使窗戶(橋接器)破了,房子(Rollup)本身仍然屹立不倒。但如果窗戶破碎,你就無法安全地進出。同理,橋接器受損會切斷用戶的進出通道,即使Rollup機器本身仍在運行。
這就是為什么橋接層是衡量Rollup安全性的真正透鏡!坝蒃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的資產是否真的安全,取決于你使用的橋接器及其所依賴的信任模型,而非Rollup本身。橋接器模型及其假設
規范橋接器(CanonicalBridges,即“官方”Rollup橋):它們與Ethereum綁定。當你在此鎖定資產時,Ethereum驗證者保證你最終可以取回L1,即使L2停止運行。規范橋接器是唯一直接繼承Ethereum安全屬性的橋接器。
外部橋接器(ExternalBridges,例如Wormhole、LayerZero、Axelar):它們通過獨立的驗證者委員會或多簽機制提供更快的用戶體驗和跨鏈轉移,但不受Ethereum共識的強制執行。如果這些鏈下操作者被黑客攻擊或串通,即使Ethereum運行完美,用戶也可能損失資金。
原生發行(NativeIssuance,直接在Rollup上鑄造的Tokens):例如Base上的USDC或Optimism上的OP。這些資產從未通過規范橋接器,也無法在L1上贖回。它們的保障來自于Rollup的治理和基礎設施,而非Ethereum。Rollup資產實際存儲在哪里?
截至2025年8月29日,EthereumRollups總共鎖定了約$439.6億美元的資產。細分如下:
外部橋接:$169.5億(39%)—最大類別
規范橋接:$148.1億(34%)—由Ethereum保障的資產
原生鑄造:$122.0億(27%)—Rollup原生資產
規范橋接在絕對值上持續增長,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但其份額開始萎縮。
原生發行穩步擴張,尤其是在2024年至2025年。
外部橋接從2023年底開始加速最快,到2025年初,它們超越了規范橋接——這是Ethereum失去Rollup資產多數份額的交叉點。
今天,三分之二的Rollup資產(外部橋接+原生)位于Ethereum直接安全保障范圍之外。Rollup級別細分
市場高度集中:排名前六的Rollup占總TVL的93.3%。在這些生態系統中,分配如下:
規范橋接:32.0%
原生發行:28.8%
外部橋接:39.2%
聚合模式圖示
外部側重型:Arbitrum和Unichain,用戶通過第三方橋接器追求快速退出/流動性。
規范側重型:Linea(以及程度稍輕的OPMainnet),更多L1來源的抵押品通過官方橋接路由。
原生側重型:zkSyncEra和Base,大量L2上發行的資產(例如Base上的原生USDC)和直接入金通道。
重要性:最大的Rollup中,大部分價值位于Ethereum的直接保障之外。用戶實際獲得的安全保障取決于每部分資產背后的橋接器模型。
超越橋接器:其他風險
橋接器解釋了資產的所在地,但即使每項資產都是規范的,用戶仍面臨其他信任和安全缺口。以下三個領域最為重要:交易如何排序、誰來治理堆棧,以及可組合性如何影響用戶體驗。1.排序器:中心化的控制點
排序是將交易納入Blockchain的順序過程。幾乎絕大多數Rollup都使用中心化排序器。這種設置既快速又有利可圖。
但中心化排序器可以:
審查交易,通過拒絕將其納入塊中。
無限期地阻止取款,因為它決定了何時將退出請求批量提交給Ethereum。
完全下線,停止活動直到其恢復運行。(例如Arbitrum曾經歷78分鐘停機)。
Ethereum納入了“強制包含”機制,允許用戶直接向L1提交交易以繞過排序器。但這些機制并不能保證公平性。排序器仍然控制著區塊排序,這通常足以損害用戶利益。
這是一個交易可以被納入但仍然失敗的例子:
假設你試圖從L2上的Aave中提取資金。
你在Ethereum上提交了強制包含的取款請求,這意味著排序器無法忽略它。
但排序器可以在你的交易之前插入自己的交易——例如,從同一個池子中借入額外的資金。
等到你的取款運行時,該資金池已沒有足夠的流動性,你的取款失敗。
你的交易被“包含了”,但它的結果卻被破壞了。
強制包含也帶來實際的困擾:等待時間可能長達數小時(有時超過12小時),吞吐量有限,以及提交后仍可能被重新排序的風險。它更像是一個緩慢的安全閥,而非公平執行的保證。
與此同時,去中心化的動力正在形成。Espresso和Astria等項目正在構建共享排序器網絡,以提高彈性和互操作性。
這里有一個關鍵理念是預確認:排序器或共享網絡對交易將被包含所做的早期承諾,甚至在交易在Ethereum上最終確定之前。這有助于減少去中心化帶來的延遲懲罰,讓用戶在不犧牲中立性的前提下獲得更快的保證。
然而,中心化排序器仍占主導地位,因為它們簡單、有利可圖,并對機構有吸引力——至少在競爭或用戶需求迫使改變之前是如此。2.治理與激勵風險(公司化L2s)
誰運營L2確實很重要。許多領先的Rollup由公司或風投支持的團隊運營(例如Coinbase的Base、OffchainLabs的Arbitrum、OPLabs的Optimism)。
它們的義務首先是對股東/投資者,而不是對Ethereum的社會契約。
股東責任→盈利壓力:費用最初較低以吸引用戶,一旦流動性和應用被鎖定,費用就會上漲(經典的“平臺稅”模式)。預計會出現更高的排序器費用、優惠的集成或有利于運營方更廣泛業務的規則。
鎖定效應→杠桿:在積累了數十億美元的TVL和用戶后,轉換成本使得退出變得困難。運營商可以改變經濟模型或政策,而無需擔心大規模遷移。
文化不匹配:Ethereum依賴公開的開發者會議、多客戶端多樣性以及開放治理(EIPs)。公司化Rollups則更為自上而下,通常擁有可以暫停、升級或凍結的管理密鑰/多簽——將合規性或盈利能力置于中立性之上。隨著時間的推移,Rollup可能會越來越像一個圍墻花園。
結果是Ethereum的開放精神與塑造公司化Rollup的激勵措施之間,差距日益增大。這種差距不僅影響治理,還會蔓延到應用程序如何交互以及用戶如何體驗系統。3.可組合性與用戶體驗(UX)
Ethereum的“魔力”在于原子可組合性:合約可以在一筆交易中同步讀取/寫入(想象一下:一次Uniswap兌換可以原子性地償還Aave并觸發Maker的一個行動)。L2s打破了這種可組合性:
異步性:跨Rollup消息存在延遲,規范橋接退出可能需要數天,第三方橋接增加了信任假設。
孤島:流動性和狀態在L2之間碎片化,降低了使Ethereum引人注目的無縫DeFi用戶體驗。
什么能解決這個問題?
Ethereum原生Rollup(按照L1標準設計和治理)可以實現L2→L1的同步讀取、L1→L2的同步寫入以及原子級的跨Rollup寫入,從而在擴展區塊空間的同時恢復L1的大部分可組合性。沒有這一點,用戶體驗將繼續傾向于那些并非由E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的便利層。Rollup的未來
如果“由E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想要超越一句口號,那么核心保障必須駐留在L1上,而不是在鏈下委員會或由單一公司控制的排序器中。有三種設計正指向這個方向。
原生Rollup將有效性完全轉移到Ethereum上。
與其讓用戶信任一個獨立的欺詐證明系統、一個他們無法審計的ZK證明者或一個安全委員會,Rollup將提供一個Ethereum本身可以重新執行的交易軌跡。
實際上,這將取款和狀態正確性變成了L1的權利,而非承諾:如果Rollup聲稱你的余額是X,Ethereum可以直接檢查這個說法。
這縮小了橋接器的攻擊面,減少了對暫停密鑰的需求,并使Rollup與未來的Ethereum升級保持一致。
代價是在L1上的成本更高,但回報很簡單:當發生爭議時,由L1裁決。
目前還沒有原生Rollup上線。
BasedRollup將交易排序錨定到Ethereum的驗證者集合。
如今,單一排序器可以對交易進行重新排序或延遲,這在實踐中足以破壞“強制包含”機制。
有了BaseL1共識的排序,規范排序來自L1,因此審查和最后一秒的重新排序變得困難得多。
強制包含成為一個正常的途徑,而不是一個緩慢的安全閥。項目添加“預確認”以保持用戶體驗的流暢性,同時仍讓L1作為排序的最終仲裁者。
你會放棄一些L2的收入和靈活性,但你移除了當前堆棧中最大的單點控制。
致力于BasedRollup設計的核心團隊包括Taiko、Spire和Puffer。
密鑰庫Rollup解決了一個更隱蔽但持續存在的風險來源:密鑰和升級。
與其讓每個Rollup(和應用)各自處理賬戶恢復、會話密鑰和輪換,一個最小的“密鑰庫”Rollup將邏輯標準化一次,并將其同步到所有地方。
用戶在一個地方輪換或恢復密鑰;更改會傳播到所有L2。運營者需要的應急密鑰更少;管理員需要的“上帝模式”開關也更少。
結果是錢包被盜用的情況減少,事件發生后倉促升級的情況減少,賬戶安全與應用邏輯之間的分離也更清晰。
密鑰庫Rollup設計目前僅是理論,尚未上線。
總而言之,這些方法都與用戶實際面臨的問題相一致:依賴信任的退出機制、由單一公司控制的排序,以及脆弱的密鑰/升級路徑。
將有效性、排序和賬戶安全納入Ethereum的保護傘下,才是Rollup贏得“由Ethereum提供安全保障”這一說法的途徑,而不僅僅是將其作為宣傳口號。
免責聲明:L2 真的受到Ethereum的保護嗎?文章轉發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