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okenInsight,編譯:Shaw金色財經摘要
穩定幣應用爆發推動企業自建專屬Layer-1Blockchain,以擺脫對Ethereum和波場的依賴。
Arc、Stable、Plasma、Tempo分別圍繞企業支付、USDT生態、Bitcoin側鏈創新與全球支付場景展開差異化布局。
這些新鏈可能逐步分流Ethereum和波場的穩定幣交易份額,重塑未來的穩定幣結算版圖。引言
穩定幣已成為Crypto交易和支付的命脈。隨著穩定幣使用量的飆升,一種新的趨勢正在興起:各大公司正在推出專為穩定幣交易構建的Layer-1Blockchain。
Circle、Stripe(與Paradigm合作)以及Tether等公司不再僅僅依賴Ethereum、Tron或Solana等現有網絡,而是正在開發針對穩定幣進行優化的定制Blockchain。引領這一潮流的四個新網絡分別是:Circle推出的Arc、Stripe和Paradigm共同打造的Tempo、Plasma以及Stable。
在本文中,我們將逐一探討這些新的Layer-1協議、它們的獨特功能和應用場景。我們還將探討推動這一轉變的動機——從監管整合和成本控制到基礎設施獨立性和手續費收入——并分析這些發展將如何影響Ethereum和Tron等現有Blockchain。Arc:Circle為穩定幣優化的Blockchain
Arc是由Circle(USDC穩定幣發行方)開發的全新Layer-1Blockchain,專為穩定幣金融打造。Circle的愿景是,Arc將成為企業級網絡,用于穩定幣支付、外匯(FX)和資本市場應用。與通用Blockchain不同,Arc的設計專注于滿足穩定幣用戶和企業的需求。
Stable的方法是利用USDT本身作為Blockchain的核心:
USDT驅動的Blockchain:在穩定幣上,USDT將作為支付交易手續費的原生貨幣。與Arc的USDC模型類似,這消除了使用單獨手續費Tokens支付交易費的需要——用戶只需USDT即可進行交易。此外,它還確保了交易成本的可預測性(以美元計價)。
快速、無縫的交易: Stable旨在實現高速和即時最終性,目標是實現亞秒級的區塊時間和最終結算。
企業友好型功能: Stable的路線圖暗示了面向大型和機構用戶的功能。它將引入“USDT轉賬聚合器和企業區塊空間保障”。鑒于Tether與監管機構的合作日益密切,我們還可以期待其合規功能:由于Stable是在GENIUS法案之后構建的,它很可能會符合監管要求,以便銀行和機構安心使用。
與Tether/Bitfinex生態系統深度整合: Stable由Bitfinex孵化,并由Tether的CTO(現任CEO)PaoloArdoino擔任顧問。
Stable的主要應用場景是使用USDT進行大規模支付和結算。它的目標應用范圍廣泛,從日常零售交易(例如用USDT支付咖啡)到大型企業轉賬。該團隊的表述強調要取代或改進“全球支付基礎設施”,因為現有的基礎設施未能提供快速、可靠的數字支付服務。
機構結算也至關重要——銀行可以在美國GENIUS法案的明確框架下,銀行可以在監管監督下通過Stable完成銀行間穩定幣的轉賬。實際上,Tether已表示有意推出符合美國法規的USDT版本;Stable有望在清晰的監管框架內成為促成這一目標的網絡。Plasma:Bitcoin側鏈上的穩定幣
Plasma是一條全新的Layer-1Blockchain(嚴格來說它是一種側鏈),專注于穩定幣交易。但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構建為一條兼容EVM的Bitcoin側鏈。這意味著Plasma擁有自己的共識和Tokens,但錨定在Bitcoin上(出于安全性或連接性考慮),同時還能運行類似Ethereum的智能合約。Plasma因其爆炸式的啟動而備受關注——2025年7月,它進行了原生TokensXPL的公開發售,吸引了3.73億美元的認購,超過目標的7倍。
Plasma的設計理念是將Bitcoin網絡的優勢與Ethereum的靈活性結合起來,全部專注于穩定幣:
與EVM兼容的Bitcoin側鏈: Plasma是作為Bitcoin的側鏈構建的,這意味著它可以錨定或連接到Bitcoin,并可能受益于Bitcoin強大的安全模型。同時,它與EVM兼容,因此可以像Ethereum鏈一樣運行智能合約和DeFi應用。
零手續費穩定幣轉賬: Plasma的一大亮點是,它將提供零手續費的穩定幣轉賬服務,首先從Tether的USDT開始。換句話說,在Plasma上轉賬USDT無需支付常見的手續費。這意義重大:手續費是一個摩擦點,即使在像Tron這樣的低成本Blockchain上,大量的穩定幣轉賬也會產生一些成本。
巨大的初始流動性和支持: Plasma上線時,預計將在其網絡上鎖定價值10億美元的穩定幣,使其成為有史以來最快達到10億美元大關的Blockchain。這筆巨大的流動性很可能來自合作伙伴關系(例如,鑒于Plasma專注于USDT,Tether可能會向其網絡注入USDT流動性)。此外,Plasma還獲得了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例如PeterThiel的FoundersFund、FrameworkVentures和Bitfinex(與Tether密切相關的Crypto交易所)。Bitfinex的參與以及對USDT的關注強烈表明,Plasma是Tether生態系統戰略的一部分,即使它是一個獨立的項目。
Plasma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穩定幣的大規模轉賬和結算,尤其是利用USDT。目前,Tron和Ethereum處理大部分USDT轉賬。Plasma顯然瞄準了這一市場:通過在Bitcoin安全的網絡上提供免費且快速的USDT轉賬,它希望吸引來自其他Blockchain的交易所、交易者和支付用戶。Tempo:Stripe和Paradigm的支付優先Blockchain
Tempo是即將推出的Layer-1Blockchain,由金融科技巨頭Stripe與Crypto風險投資公司Paradigm合作開發。2025年中期,Stripe的秘密Blockchain項目因相關報道和招聘信息曝光而曝光。Tempo被描述為一個“高性能、專注于支付”的Blockchain網絡,并將兼容Ethereum的Solidity智能合約。
雖然Tempo的詳細規格仍處于保密狀態(根據最新消息,Stripe尚未正式推出Tempo),但一些明確的意圖已經浮出水面:
全棧式支付管控: Tempo的核心理念是讓Stripe全面掌控端到端的支付流程。目前,Stripe處理數字支付,但在使用Crypto時,需要依賴銀行網絡和第三方Blockchain進行結算。通過擁有Blockchain層,Stripe可以優化所有,包括交易吞吐量、最終性和費用,尤其是在支付業務方面。
針對穩定幣和集成進行優化:鑒于Stripe的業務,Tempo可能會專注于穩定幣交易(在商家、消費者和銀行之間轉移的數字美元)。Stripe已在加密領域進行投資(例如收購一家穩定幣初創公司和一家加密錢包開發商),而添加Blockchain是將穩定幣集成到其平臺的“最后一塊拼圖”。
可能沒有新Tokens: Tempo是否會有自己的原生Tokens尚不確定。Stripe的項目目前處于隱秘狀態,尚未公布Tokens模型。Stripe可能會使用現有的穩定幣作為手續費用(類似于Arc和Stable),甚至引入新的Tokens用于質押或治理。然而,考慮到Stripe的主流業務重點,他們最初可能會避免使用波動性較高的Tokens,而堅持使用穩定幣來支付手續費。
Tempo的應用場景與全球支付和商業息息相關。Stripe擁有龐大的商戶網絡;想象一下,數百萬在線商家能夠通過Stripe的Blockchain無縫地使用穩定幣進行交易。跨境支付是穩定幣可以解決的一個特殊痛點——例如,Tempo可以讓一個國家的商戶立即以穩定幣的形式收到另一個國家客戶的付款,繞過緩慢且昂貴的銀行電匯或信用卡網絡。它還針對B2B支付和資金流動(企業向海外匯款、支付供應商等),在這些領域,穩定幣比SWIFT等傳統系統更快/更便宜。Stripe甚至可以用Tempo提供更快、更便宜的結算方式,取代或補充傳統的支付渠道(例如ACH、SWIFT或FedNow等新系統)。對Ethereum和Tron的影響
這些專用穩定幣Layer-1Blockchain的興起對目前處理大量穩定幣流量的現有網絡帶來了重大問題——尤其是Ethereum(USDC和DeFi中許多其他穩定幣的所在地)和Tron(由于費用低,該鏈目前承擔了很大一部分USDT交易)。
在短期內,Ethereum和Tron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失去主導地位。它們擁有龐大的現有用戶群,與交易所和錢包的集成,以及在DeFi和CeFi領域的深厚流動性。而像Arc或Stable這樣的新Blockchain則需要時間來發展壯大。
放眼未來,這些新的Layer-1Blockchain可能會顯著改變穩定幣結算的市場份額。如果Arc、Stable、Tempo和Plasma實現其目標,越來越多的穩定幣交易(尤其是大宗交易和企業交易)可能會從Ethereum和Tron遷移到這些專用鏈上。
例如,如果Tether的Stable鏈和Plasma提供更高的效率或激勵機制, Tron在USDT領域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受到削弱。如果Stable鏈不僅提供低費用,還能獲得Tether的直接支持,并可能與法幣的出入金通道更好地整合,那么交易所可能會青睞它進行USDT轉賬。
然而,Ethereum可以保留其作為可組合性結算層的角色:Ethereum上豐富的DeFi生態系統可能仍會吸引來自Arc或Stable的穩定幣回歸基于Ethereum的智能合約。因此,Ethereum可能會成為更復雜的多資產交互的支柱,而常規的點對點穩定幣支付則在新的Blockchain上進行。
免責聲明:TokenInsight:穩定幣專屬Blockchain的崛起文章轉發自互聯網,版權歸其所有。
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和任何投資暗示。加密貨幣市場極其波動,風險很高,可能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之前,請確保自己充分了解市場和投資的風險,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此外,請遵循您所在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遵守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的規定。對于任何因使用加密貨幣所造成的投資損失或其他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
Copyright © 2021.Company 元宇宙YITB.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元宇宙YIT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