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的穩定幣USDH:控制權爭奪戰
作者:PrathikDesai,來源:Token Dispatch,編譯:Shaw金色財經
Hyperliquid每月處理3750億美元的交易量。9月5日,它決定推出自己的穩定幣,并在Discord上發布公告。就這樣,USDH誕生了。
Hyperliquid基金會不會自行開發,而是會與社區共同構建。各個團隊會競爭發行的機會。
穩定幣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 領域交易量最大的資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誰掌控了穩定幣,誰就掌控了資金流動的渠道、數十億存款的收益以及合規的軌道。
混戰
在提案開始陸續提交的那天,我瀏覽了Hyperliquid的Discord頻道。不到一小時,一個名為NativeMarkets的小組就發布了一項計劃。有些人覺得這太快了,仿佛他們早就知道會有這個請求。
如果說Paxos是受監管的代表,那么Frax就是社區的押注。Native提供了自主研發的解決方案,而Ethena則帶來了推動其成為增長最快的穩定幣的創新。
并非所有人都對這一過程感到滿意。
一位開發者曾打造了一款名為“Hyperstable”的穩定幣,他提到自己曾申請使用“USDH”這一代碼,但被基金會拒絕了。于是他選擇了“USH”并圍繞它開展工作。看到這個代碼突然被官方項目啟用,感覺就像遭到了背叛。
“……幾個月前比賽已經開始,現在球門柱卻移位了……”他寫道。
這名開發者的不滿在我看來反映出了一種更廣泛的不安。如果治理能如此隨意,規模較小的開發方可能會猶豫不決,不愿投入。
Discord上的其他人對NativeMarkets提案的時機表示質疑,稱其為內幕優勢的證據。與此同時,支持Agora的公司JanvanEck在X上堅稱他們著眼于長遠發展,并對所謂的“群起而攻之”表示不滿。提案的經濟邏輯
然而,穩定幣提案的經濟邏輯不容忽視。如果Hyperliquid成功將其大部分USDC余額遷移到USDH,由此產生的收入流可能會與許多中型交易所的年收益相媲美。對于HYPE持有者來說,這可能會創造一種新的收益形式,通過回購或獎勵來分配,具體取決于哪家發行方勝出。
對于Circle來說,這意味著其收入損失超過10%。
穩定幣長期以來一直被宣傳為中性實用工具,但此次事件揭示了它們其實是競爭激烈的的盈利中心。這場戰斗不再僅僅是Tether與USDC之間的較量,DeFi平臺現在開始反思,為什么它們不應該將收益留給自己。
這也與我一直觀察的一個更廣泛的趨勢相關。
Stripe的Bridge將自己定位為任何想要推出合規穩定幣的發行方的基礎設施,并且已經支持MetaMask計劃中的mUSD。PayPal去年推出了PYUSD。現在,甚至錢包和支付公司也在追求自己的品牌美元。它們都在追求同一個目標:控制內部流動性及其帶來的收益。
Hyperliquid并非試圖另辟蹊徑的異類。它正沿著許多其他公司走過的道路前行,意識到要掌控用戶體驗,就必須控制其中的資金流動。
監管方面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歐洲的《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現已生效,任何發行電子貨幣Tokens的人都需要獲得許可證,并進行嚴格的儲備管理。在美國,《GENIUS法案》將禁止直接向持有人支付收益,從而迫使人們采取諸如回購或驗證者分配等創新解決方案。
Paxos和Agora擁有各自的托管機構和許可證,代表了其中一端;而Frax和Sky則更具實驗性,代表了另一端。驗證者投票本質上將表明Hyperliquid社區愿意在監管方面承擔多大的風險。
我不再認為這僅僅是一場發行穩定幣的競爭,而是一場關于DeFi如何在未來走向成熟的全民公投。
除了USDH可以產生的增量收入之外,正在進行的社區活動還展示了當獎勵是對其自身貨幣的控制權時,社區是如何就公平性、透明度和一致性進行協商的。
如果Hyperliquid能夠成功推出一個既滿足監管機構要求,又能保持用戶信心、獎勵Tokens持有者,同時又不疏遠建設者的項目,那么它將為其他項目樹立一個先例。
然而,失敗的代價是巨大的。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印證所有懷疑論者的看法:當風險過高時,去中心化治理就會動搖。
目前,USDH仍在等待中。提案已上線,驗證者正在審議,隨著更多競標者加入競爭,Discord上的討論也仍在繼續。
如果USDH能夠成立,這將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足以表明協議最終能夠抓住一直以來從其指縫間溜走的價值。